10月9日至11日,中共長春市委黨校(長春市行政學院)2023年市管干部進修班(二期)學員在黨校老師的帶領下分為四個調研組,采取實地調查、現場體驗、座談交流等方式,分別圍繞四個專題進行市情調研,感受城市歷史文化、城市更新、城市建設、鄉村振興帶來的新變化,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。
一組學員在來金(長春)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調研
圍繞“以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支撐城市軟實力的全面提升”專題,第一調研組提前收集資料,查閱相關文件,研究調研方向,起草調研提綱,采取網上調研與實地走訪相結合的方式,先后赴德惠市調研走訪、赴長春市規自局,全面了解我市老城區歷史街區保護開發利用的整體情況、存在的問題,與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座談;走訪調研了松苑賓館1號樓、北京大街西地塊歷史街區、勝利公園管理處舊址(勝利公園展覽館)、方華烈士紀念碑、二道溝郵局舊址等寬城區相關歷史文化點位,并將之前了解到的情況在這些點位上進行科學求證,以點帶面,用“解剖麻雀”的方式,對我市歷史街區改造保護開發工作進行系統分析,對街區改造過程中如何提升城市軟實力進行研究論證,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。
二組學員在長春智慧法務區調研
突出“優化法治環境,助力民營經濟發展”專題,第二調研組實地走訪了長春智慧法務區、知識產權小鎮服務平臺、長春互聯網法庭、長春破產法庭、朝陽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、長春富晟安創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、長春三友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、長春華翔汽車金屬部件有限公司、長春中日智能制造產業園,通過觀看視頻、聽取工作匯報、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,全面了解當前公、檢、法、司等政法機關在發揮各自職能作用、推進法治環境建設、服務保障全市民營經濟發展所采取的措施辦法、取得的亮點成效,系統把握當前民營企業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、問題、需求和意見建議。在走訪調研中,學員們突出目標導向、問題導向、效果導向,深入分析了當前我市法治環境建設的主要做法、工作成效及存在問題,同時立足民營企業需求,對如何構建更加優化的法治環境、提供更加優質的法治服務,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,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。
三組學員在吉林省恒通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調研
針對“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,做實‘后半篇’文章”專題,第三調研組先后來到九臺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、土門嶺街道馬鞍山村、龍嘉街道紅光村,農安縣合隆鎮陳家店村,公主嶺市龍山滿族鄉仙山村、范家屯鎮孟家村,與鎮村干部群眾和企業家深入座談交流,并先后考察“苗博園”、大龍山文化園等產業園區,紅光村史館、孟家村合作社、恒通生態農業、溫泉民宿、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和企業(單位),深入了解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、集體經濟發展、紅色教育、基層治理、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情況。
四組學員在城投南溪里文旅小鎮調研
聚焦“提升城市能級,實施城市更新行動,推進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”專題,第四調研組從南四環快速路、人民大街下穿、世紀大街快速路等項目到水文化生態園、吉林省春城熱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調度指揮中心、洋浦大街燃氣門站、東南污水處理廠;從軌道交通2號線興隆堡站、軌道交通6號線祝家屯站、軌道交通6號線華慶路站,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控制中心到八一公園充電樁、換電站項目,南溪濕地集裝箱小鎮項目;從二道區安隆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、北京大街西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到亞泰長春建材園、鐵北二路裝配式建設項目……
學員們將以此次市情調研為契機,聚力“建實言,謀實策、求實效”,立足新起點、踏上新征程、勇于新實踐,用新時代領導干部的責任與擔當助力我市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。